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昌平区西北部,以十三陵特区为核心,覆盖面积120平方公里,包括明十三陵景区、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三大风景文化区。从集聚区的整体来看,产业主体仍然是门票收入,2008年总产值2.2亿元中有1.5亿元都来自于门票收入,其余收入来自于商业、餐饮、住宿等附属产业。有专家指出,实现“住在长城,玩在十三陵”是十三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通过对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采访,试图明晰该创意园区的发展之路。
十三陵是当今世界上保存相当完好、规模较大的皇帝文物群。依托十三陵丰富的文化资源,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深入挖掘明文化内涵,着力推动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在这一区域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端文化旅游区、数字化文博基地、特色高端会展中心、明文化影视基地、明文化体验中心、传统文化主题动漫游戏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努力打造以“大十三陵”为品牌的多领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数字博物馆动态展示明文化
数字化文博基地的建设是将十三陵特区的文博资源进行数字化、产业化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文博资源的数字化产品的创意和生产。在传统文化主题动漫游戏研发中心的指导下,不仅将大量的原始文博资源,如文物、古迹、明史史料等进行数字化,还可将明代历史文化场景、明陵保护开发过程进行数字化,并以光盘、游戏软件、电视剧、纪录片、电影等数字产品的形式推向文化消费市场,实现文博资源的进一步产业化。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德仲介绍,数字博物馆是通过网络数字化展示十三陵,用三维的视角看十三陵、居庸关。该项目将利用大型网站,通过动漫制作,复原十三陵现在没有的建筑,模拟皇帝驾崩后如何从紫禁城入葬到十三陵的整个过程以及居庸关的战争场面,把十三陵由“死”到“活”动态地展现出来。另外,十三陵特区还将筹建实体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这样数字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十三陵所蕴涵的明文化。
李德仲表示,十三陵还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出土文物、地面建筑以及衍生品等都是很好的出版素材。目前,十三陵特区已经出版各类画册、图典、论文集、专著等十五六种图书,计划再推出五六种图书。
“十三陵考古”将成动漫游戏
传统文化主题动漫游戏研发中心除下设办公室等基本部门以外,拟下设综合规划、文化研究、文化创意、市场研发四个方面的职能部门。综合规划方面负责制定十三陵文化产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以及项目征集、申报、进度管理等;文化研究方面主要负责十三陵特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特别是明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拓展,并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向外传播;文化创意方面主要负责将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研究成果等以印刷品、工艺品、戏剧、影视、数字产品等各种形式进行开发、包装;市场研发主要负责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包装和推广,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研究,通过节日策划、会议策划、讲座策划、巡展策划、营销策划等等,将文化产品推向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李德仲表示,十三陵计划制作一款游戏宣传其文化,例如制作一个模仿十三陵考古的游戏,游戏主人公从紫禁城出来,一步一步通过重重险阻,最终到达十三陵完成考古。这样通过这个游戏就能把十三陵的文化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
十三陵文化旅游节提升人气
十三陵特区宜利用明陵区、居庸关长城和银山塔林的旅游开发基础,充分挖掘景点本身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增加古代科技、文化和传统的体验内容。在文化观光旅游的同时,开展短期或定期的周易(或风水知识)培训班、驻留性文化挖掘与体验项目等等,让游客融入到景区营造的文化氛围之中来,参与到文化创意开发的过程之中来,使之获得更大的高端旅游收获和深层文化体验。具体来说,十三陵可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应包括皇陵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风水文化等。收集关于明十三陵的各种历史文化典故,利用多种动感手段表之于形,增强明文化氛围,除采用意境流设计外,还可考虑恢复部分明代文化活动,如在挖掘遗产文化推出为游客展示的“表演文化”过程中,要鼓励和争取本地人的参与,为表演文化获得继发性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使游客在此不仅可以感受到皇家文化,还可在此得到各种历史教育;在宗教文化旅游产品里,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对佛经故事、道教传说加以开发展示,让宗教信仰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宗教文化的意境;民俗文化产品里,可以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及表演,定点定期展示各种地方文艺活动。
李德仲表示,2009年是十三陵中的长陵营建600周年,十三陵将利用这一契机举办一些活动,包括展览、旅游纪念品开发、表演项目等,并适时推出“第一届十三陵国际文化旅游节”,打造十三陵的旅游品牌。
接轨国际会展中心尚有待时日
十三陵特区宜利用居庸关长城文化风景区和明陵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优势,选择适当区位,按照尽量利用原址、不兴或少兴土木、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旅游路线的科学设置,建立一个现代化特色会展中心。特色高端会展中心不一定需要大型的单体建筑,而可按“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会展场所的设置融入居庸关、银山塔林等景区不同的特色景点之中,将“幽然静谧、天然生态、历史沧桑、文化积淀”等元素融入到会展中心的建设之中,使十三陵特色高端会展中心走国际化高端路线,与国际上知名的特色会展中心接轨。
李德仲说:“目前,十三陵特区的会展业也很兴盛,陆续举办过一些综合展和主题展,像十三陵历史展、风水展、图片展等;居庸关古客栈可容纳二三百人集体会议。不过受条件限制,尚无法接待大规模会议。接轨国际知名会展中心尚有待时日。”
抢修十三陵资金来源于门票
十三陵特区的文物是其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优势,但是为了保护文物,特区在旅游业的开发上十分谨慎,仍然以保护文物为主,避免过度开发旅游业对文物造成过度损毁。从1987年至今,十三陵特区共投资5亿元抢修十三陵,资金主要来源于十三陵的门票收入。
李德仲表示,目前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困难在于地区协调。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所管辖范围仅限于特区范围内,特区外的村镇还有1万多农民,所以在文物保护等方面希望能够与当地政府形成联动效应。另外,十三陵水库归水利局管辖,所以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得相互协调沟通好。(商报记者 李岩)
专家献策
要开发殡葬旅游产品
王国华说:“十三陵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殡葬文化、建筑文化、皇家陵园等特征。如果想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十三陵应该增加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在延伸产业链上多下工夫,目前十三陵好的、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非常缺乏的,应该多开发一些跟十三陵历史有关的殡葬文化、建筑文化的旅游产品;在论坛和会议组织上做得也不是非常好,没有通过会展活动拉动十三陵旅游发展,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引入一些有组织的高端客人;盈利模式存在问题,怎么样通过旅游公司这个旅游产业最活跃的要素把游客带到这来,并且能够留下来,实现‘住在长城,玩在十三陵’是十三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十三陵还要提高从业人员创意能力和经营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推驻游行产品吸引游客
苏彤说:“目前,京郊旅游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旅游产品不对位。十三陵集聚区应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变旅游为驻游,推出驻游行产品,让游客可以在这里短期居住。但是这个驻游行一定要靠创意吸引游客,推出驻游行产品,例如创意型水库酒店、新型驻游空间等示范项目。发展创意产业不是一个点的问题,一定是一个点、线、面的问题,比如协调十三陵特区与周边村落经济的协同。这实际上是一个体制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社会企业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