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七日电(刘思涛)投入金额约一千一百万元的“茂陵抢修”开工仪式十七日在茂陵祾恩遗址前正式启动。这是继清朝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以来茂陵迎来的首次最大规模修缮。
茂陵占地二点五六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宪宗朱见深和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墓,于公元一四八七年营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茂陵的地上建筑破损相当严重,不少建筑的外墙已被雨水腐蚀,茂陵建筑之一的明楼已搭上红色钢架,工作人员正在对现有木板和石砖进行拍照、标号。
昭陵管理处研究员于则云介绍说,此次抢修将主要对地面主体建筑,如明楼、宝城、陵墙、祾恩门、祾恩殿遗址、三座门、月台等进行补砌坍塌墙体、挑修瓦面和整修路面等抢修工程。明楼由于长期受雨水侵蚀,上半部分已损毁塌落,因此修缮工作量最大。
于则云说,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陵寝的原有木材、砖瓦将一律编号,再根据老化和损毁程度决定是否再被使用,能使用原有材料的均不会更换。但他估计,茂陵因损毁严重会有一半的原材料会被更换,而在使用新材料时,其制作工艺和用料会尽量贴近明朝。
预计茂陵明年修缮完毕,但仍将实行封闭式管理,暂不对游客开放。于则云表示,抢修的目的在于保护而非开放。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备等诸多因素,修缮后的茂陵并不具备开放的条件,盲目的开放只会导致对文物的破坏。
记者了解到,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已修缮的陵寝包括长陵、昭陵、思陵、德陵、庆陵、康陵、泰陵、献陵等。按照计划,裕陵、景陵等残损陵寝的保护性修缮工程也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陆续启动。目前,除了长陵、定陵、昭陵以及神路对游客开放外,其余陵寝修缮后都实行封闭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