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2 . All Rights Reseverd

京ICP备2022016971号-1

网站建设:犀跃创意(藤设计)

当前位置: 首页>景区动态>景区资讯>内容介绍

陵寝探秘——明裕陵英宗朱祁镇

时间:2016-03-19 查看:2736

明裕陵是明英宗的陵寝,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这一片陵区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开辟的,首陵是明成祖的长陵,裕陵是第四座陵寝。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一锁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2] 还废除了殉葬制度。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裕陵陵宫建成后,在明代会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但明亡后陵寝便疏于管理,导致了大部分建筑的损毁。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维修。裕陵也在维修的范围之内。

这次整修,将略显残破的祾恩门拆除,在原址上修造了一个规格较小的新祾恩门,并且对陵寝后院的方城进行了改造:封堵了方城下面的门洞,并在方城的西侧新修了一段登城坡道,方便巡逻兵丁登上宝城城墙。这样位于方城后面的宝城就处于全封闭的状态了,有效地避免了牛羊等牲畜误入宝城啃食宝顶上的草木。

这次改造后裕陵又经历了二百多年风雨剥蚀,直到2011年,相关部门再次斥资,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裕陵进行了抢救性整修。如今的裕陵仍然处于封闭管理状态。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

《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

 

从昌平城区乘坐925路或者昌55路到裕陵村下车,就能够远远地看到裕陵的神功圣德碑。朝着石碑的方向,沿着被当地百姓成为“龙鳞御路”的神路(中央铺碎石,两侧铺城砖,形似龙鳞)一直向北走,便来到了裕陵的陵宫。如今的重修的祾恩门完全仿照明代风格,但明代的门内保留了清代改造的祾恩门山墙残垣。并且新修的祾恩门由于缺乏档案记载,没有施画任何彩绘,充分尊重了历史。祾恩门内迎面看到的是陵寝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祾恩殿的基址。

裕陵的建筑曾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情况同献陵。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现该陵殿门均成遗址,其余建筑保存尚好。

公交线路:

1、德胜门乘坐872路公交车直达明十三陵。

2、乘坐地铁昌平线到达终点南邵站,再换乘公交67路到达十三陵。

3、乘坐345支线或886、888路公交车到达昌平东关总站,再换乘314路公交车到达十三陵。

注:明长陵、定陵、神路之间可乘坐公交314路

【自驾】沿京藏高速公路(原八达岭高速公路)到昌平西关环岛后,向北进入京银路,500米后红绿灯向右行驶进入昌赤路,沿途会经过石牌坊、十三陵总神道(简称神路)、七孔桥。到达丁字路口后,直行长陵、左转定陵和昭陵。

十三陵小皇帝形象
旅游地图 游客服务 乘车路线 旅游须知 在线订购 购票须知